智能集菌仪圆形卡口设计:传统式直角卡口在装软管的时候都是很费劲的,有时候还会把管子卡破,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,现在圆形卡口,可以轻轻一卡,软管就可以进去,非常方便。

该产品可广泛适用于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,包括抗生素类及含有抑菌成分的制剂、无菌原料药、大输液、水针剂、灭菌医疗器具、灭菌注射用水等,亦可配合薄膜过滤器用于药品、食品、饮料等行业的微生物限度检查。

5. 无级调速,六档直接调速;
6. 不锈钢机壳经镜面处理,表面光洁平整,便于清洁和消毒处理;
7. 可旋转角度排液槽,使用方便;
8. 过流、过压、过载、堵转四重安全保护功能;
9. 采用无刷直流电机,可靠性高、寿命长、无电气接触火花,安全、防爆性好。
技术参数
1. 电源:AC 220V/50Hz
2. 功率:90W
3. 转速:0-300rpm
4. 悬架总高度:41cm
5. 重量:12㎏
6. 外形尺寸:20×37×10.5cm
注意事项:
(1)仪器要求接地,接地可靠,接地阻抗≤4Ω,接地线的线径在φ1.6mm以上。
(2)仪器运转时切勿将手伸入泵头内,否则将可能导致手部受伤。
(3)在集菌仪泵头定位卡合上之前(需扣紧蠕动泵动块),严禁启动仪器,否则将可能导致手部受伤。
(4)仪器使用完毕后要关闭电源,长时间不用时,请切断电源。

特点:
集菌仪是新一代微电脑控制智能集菌仪,产品配备液晶显示屏并应用全新外观设计,体积更小巧,操作更人性化。配合集菌培养器可构成无菌检测系统,通过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,供试品被转移至培养器杯体内并正压过滤,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滤膜截留,通过冲洗滤膜(如有必要),除去供试品的抑菌成分,然后在滤器内灌装培养基进行培养,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。
1. 超小型化设计,减少了对超净操作台的占用空间与气流干扰;
2. 采用防水接口的脚踏开关;
3. 泵头具有安全保护功能,避免误操作时对人员的伤害;
技术参数
1. 电源:AC 220V/50Hz
2. 功率:90W
3. 转速:0-300rpm
4. 悬架总高度:41cm
5. 重量:12㎏
6. 外形尺寸:20×37×10.5cm
产品说明 Product de******ion
一次性使用全封闭集菌培养器,由护帽、空气过滤器、连接器、筒体、滤膜、底座、出液口、并联导管组成。经过四十多道工序精心制造,每道工序严格检验,产品100%通过完整性检测,按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要求,实现了质量追溯与质量的持续改进。根据检品性状及包装不同,特别选择了多种不同材质,不同结构的微孔滤膜,设计开发了28种集菌培养器,基本满足各类检品无菌检查的需要。
应用范围 Applied range
1.注射用无菌制剂(大输液、保养液、生物制品、粉剂、乳剂等)的无菌检查。
2.抗生素类及含有抑菌成分药品的无菌检查。
3.灭菌医疗器具(注射器、输液器、输血器、静脉导管等)的无菌检查。
4.供临床体液**检查,药品、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时集。
主要特征 Principal character
1 引进欧洲CE标准环氧乙烷灭菌器,专业进行灭菌,符合2010版《中国药典》中辐射灭菌法要求。
2 超音波焊接工艺,焊接平整牢固,达到密闭性能。
3 特种材料复合制造的高弹性泵管,张力持久,耐磨抗压,能保证检验量过滤顺利完成。
4 采用美国进口医用透析包装,确保产品无菌性能,能快速解析环氧乙烷,降低环氧乙烷残留。
5 透明复合包装,减少包装废弃物,体现环保理念。

集菌仪是新一代微电脑控制智能集菌仪,产品配备液晶显示屏并应用全新外观设计,体积更小巧,操作更人性化。配合集菌培养器可构成无菌检测系统,通过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,供试品被转移至培养器杯体内并正压过滤,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滤膜截留,通过冲洗滤膜(如有必要),除去供试品的抑菌成分,然后在滤器内灌装培养基进行培养,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。
1. 超小型化设计,减少了对超净操作台的占用空间与气流干扰;
2. 采用防水接口的脚踏开关;
3. 泵头具有安全保护功能,避免误操作时对人员的伤害;
4. VFD真空荧光屏显示,运转动感指示功能,时钟功能;
5. 无级调速,六档直接调速;
6. 不锈钢机壳经镜面处理,表面光洁平整,便于清洁和消毒处理;
7. 可旋转角度排液槽,使用方便;
8. 过流、过压、过载、堵转四重安全保护功能;
9. 采用无刷直流电机,可靠性高、寿命长、无电气接触火花,安全、防爆性好。

无极调速,操作简单、方便,有暂停记忆功能。
问:集菌仪技术特点?
答:集菌仪是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的仪器,主要用于注射用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测,具有使用灵活、操作简便、性能稳定、测量度高等优点,在多个领域中都有一定的应用。 集菌仪工作原理 集菌仪是集菌培养器的配套使用仪器,通过集菌仪的定向蠕动加压作用,供试品被过滤并在滤器内进行培养,以检验供试品是否含菌。 检测过程 供试品通过进样管道连续被注入集菌培养器中,利用集菌培养器内形成的下压,通过0.45微米孔径的滤膜过滤,供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截留收集在滤膜上,通过冲洗滤膜除去供试品的抑菌成分。然后把所需培养基通过进样管道直接注入集菌培养器中,放置规定的温度培养,观察是否有长菌现象。